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原创文学>书库>热门小说>混在三国当神棍> 正文卷 31.第三十一章

正文卷 31.第三十一章

  

    且说固守于中牟城的陈宫, 忽然听得兵士禀报,道那一直强攻不退的黄巾军中不知生了什么变故, 竟无端如潮般向南方涌去。

    莫不是朝廷派了援兵来?

    陈宫心中疑云大作, 匆匆登上城墙一看, 还真见到原是撺涌密集的下方空了大半, 只留千余人护住重伤的刘辟。

    他虽不知具体发生了甚么变故, 却不难分辨出清仓促退走和疑兵之计的区别。

    不等这稍纵即逝的战机有半点溜走机会, 陈宫就当机立断, 下达了开启城门、出兵剿匪的命令。

    而根本无需他多做鼓舞,不光是被围困在这城中长达半月有余, 日夜戒备, 身心俱疲, 还一直活在城破人亡的惶恐中, 对黄巾军可谓是恨之入骨的县兵争先恐后地冲了出去,就连心痛辛苦大半年的庄稼被迫焚毁的平头百姓, 也不顾一切地抄起趁手农具,大步跟了过去。

    经过一番殊死奋战,刘辟终究因行动不便,逃跑不及, 硬生生地被从马背上拽了下来,又被激愤的守兵剁成肉泥, 死得不能再死。

    贼首既已伏诛, 部从就似没头苍蝇一般一哄而散, 四散而逃。

    陈宫因忌惮着不知会否回来的那几万主力, 不容许情绪激动的底下人去追那穷寇,而是将刘辟唯一称得上完好的部位——脑袋砍了下来,挂在城墙上以作威慑,同时再次关闭城门,严阵以待。

    结果申时一到(下午三点到五点),等来的却不是气势汹汹的黄巾军,而是新近上任的燕州牧,其率领的一千意气风发、骄傲凯旋的兵马,以及一群垂头丧气的黄巾俘虏。

    ……不知为何,那些个运夫当中,还有人扛了一株桃树。

    为防招致误会,燕清在距城门尚有一射之地时,就派人遥遥通告,再自怀中取出符节印绶,高高举起,向墙上守兵亮明身份。

    “竟是司空大人亲至!”

    陈宫颇感惊讶,再无怀疑,亲自出迎,拜于道边:“县令陈宫陈公台在此,实是有失远迎,多谢——”

    燕清莞尔一笑,翻身下马,亲自将他扶起:“公台啊,公台。”

    这一扶不得了,燕清现可谓是驾轻就熟,就顺势握住了陈宫双手。

    这一握,就不肯轻易放了。

    陈宫还好,只是小楞了一下,郭嘉也只是懒洋洋地打了个哈欠,吕布却是虎目圆瞪,紧紧地攥着刀戟长柄,目光犀利而凌厉,后槽牙咬得咯咯作响。

    张辽不安地缩了缩脖子,同高顺交换了个眼色。

    燕清微微前俯,尽量平视陈宫,温和而诚恳道:“护邦安民,不过分内之事,有甚么可谢的?有公台当机立断,严守城阙,又断粮源,使贼寇难犯,是良谋也。若无公台之奇智,我纵背生双翼,也赶不及救了,百姓不当谢我,而当谢公台才是。”

    “宫怎当得?”陈宫摇头:“若非司空大人来援及时,此城距破亦不久矣,宫岂敢厚颜居功?”

    燕清真心笑道:“公台过谦了。贼军远道而来,补给不足,势必不能持久。你以逸待劳,驻守城中,又使万众一心,联合抗敌,怎就当不得我一句赞了?”

    陈宫还要谦虚,燕清这才将他手放了,道:“你我也莫要推来推去的了,不若邀将士们进城歇歇?他们才是真累坏了。”

    “是宫考虑不周,还望大人见谅。”

    陈宫赶忙致歉,躬身一侧,亲领着燕清去了空出的干净馆舍安置。

    留着接待之余,不忘着人备宴。

    在得知危机真正解除后,中牟城可谓是欢声沸腾,热闹喧天。

    此役大获全胜,战果丰硕,燕清身为主公,当然要亲□□劳奋勇作战的军士,再大加犒赏。

    对这庆功筵席,都无需陈宫强调,心怀感激的下人们都是一万个用心,精心烹饪了数不胜数的美味佳肴,摆得琳琅满案,丰盛之至。

    待慰劳完将士们的燕清从兵营出来,就只回府沐浴更衣,换下沾了灰土的戎装,着回习惯的文士长袍。

    这身袍服,是由纯白无垢的柔软绸缎所制,样式瞧着简约,其实细节处处透着优雅精致。

    譬如在两边袍袖处,就针脚细腻地纹有几只栩栩如生、展翅将飞的仙鹤,以金线勾边,恰与燕清鲜少离手的鹤羽扇相得映彰,更显翩然欲仙,超凡脱俗。

    当燕清不疾不徐地在麾下众人的簇拥之下,步入厅堂时,就连那辉煌灯火,都被焕光容彩比得黯淡不少。

    所有人具都起身行礼,当仁不让地据了主位。

    在他左首矮案后,依次是别驾郭嘉,从事贾诩,右首第一个,自是一脸冷傲的吕布,接下来是张辽、高顺……

    陈宫落坐于贾诩位下空席,这会儿主动起身,亲自为燕清斟酒。

    不过燕清对这寡淡的酒水实在是兴趣缺缺,只礼貌性地小抿几口,就只漫不经心地把玩酒盏,不愿多饮了。

    陈宫看在眼里,也识趣地不去多劝。

    郭嘉倒是欢喜得很——自打他拿假断腿的事诓骗了燕清一回,这个心眼只比针尖大、还毫不掩饰自己记仇的小气主公,就不肯再供应那仙酒予他了。

    偏偏近来事务繁多,战发突然,他纵想退而求其次,都没那机会。

    这会儿能光明正大地品尝中牟佳酿,又是大胜后的奖赏,可不美哉?

    燕清冷眼看着郭嘉乐滋滋地喝了一杯又一杯,脸色越来越红,不断地增加着空坛子数量,那怡然自得的惬意模样,心里忽然生出一念。

    于是借着矮桌掩饰,小踹了吕布一下。

    吕布:“?”

    吕布浑身一激灵,差点呛到酒水,赶紧看了过来。

    就眼睁睁地看着燕清冲左侧努了努嘴、又向他使了一个眼色。

    吕布心险些漏跳一拍,忙顺着指向看去,就瞧见郭嘉那浪里浪荡的鬼德性了。

    他嫌弃地撇了撇嘴,着实看不过眼去。

    不等他移开目光,就一时间福至心灵,唤来边上婢女,小声吩咐几句。

    燕清见吕布竟能领悟自己意思,心里不免有些欢喜,唇角微微一扬,继续同陈宫说话。

    郭嘉对此浑然不知,酒意已渐渐上了他的脸,待他兴致怏然地召来侍女又开了一坛,欲要开怀畅饮时——

    “噗!”

    郭嘉毫无防备之下,喝了满口膻腥,登时抑制不住地小喷一口。

    虽不厉害,却也惹来不少侧目。

    他苦着脸将酒盏放下,看着里头的雪白液体,欲哭无泪。

    刚刚入口的哪儿是清冽可口的美酒,分明是温热腥稠的牛乳哇!

    至于到底谁有这胆子随意替换,连想都不用想,就能一下猜出来了。

    面对郭嘉投来的控诉而哀怨的目光,燕清只淡定自若地举了举杯,假惺惺地回以一笑后,就不再看他了,而跟吕布频频眉来眼去。

    吕布使坏成功,嘴角翘得老高。又得了主公的眼神赞赏,若他有条尾巴,这会儿怕撑得能做旗杆了。

    燕清在赴宴之前,还专程召了高顺问了几句,想知道到底是出于什么原因,才让这么靠谱的陷阵营营长肯放任郭嘉胡闹。

    殊不知老实巴交的高顺,就是在严格按照燕清的话语行事而已。

    原来燕清在领人去施行诱敌之计时,为防事态万一有变,靠张辽高顺根本拦不住容易冲动的吕布,于是三令五申,将他不在时的变策权,交到了堪称全军智商担当、又比尚未归心的贾诩要来得尽忠尽责的郭嘉手里。

    这也就意味着,在郭嘉见是顺风局势,手痒难耐地想要上阵杀敌的时候,高顺哪怕感觉不妥,也没办法拦着。

    觥筹交错间,已是酒过三巡。

    不算显赫战绩,单凭那大放异彩的六星连珠,吕布就已妥妥地当得起首功了,自是被敬了不少酒。

    他酒量极好,这么多杯黄汤进肚,也只是微醺,酒意并未上头。

    还能保持警惕,刀戟放得不离一臂之遥,生怕冒出甚么贼人对自家主公不利。

    只因实在憋不住了,才中途去了趟茅房,走前还让不忘让一向厌恶饮酒、只以茶水相代的高顺替他留意。

    在痛快放水的时候,吕布还不忘琢磨一些个蹊跷之处。

    主公虽温文尔雅,礼贤下士,却不是对谁都有那般爱上手的热情的。

    若他记得不错,截至目前得过被握手摸背殊荣的,包括他自个儿在内,也就两个罢?

    除了他吕奉先外,也就那个郭德纲,呸,郭奉孝了。

    如此看来,那相貌普通、却心狠手辣(坚壁清野得无比彻底)的中年县令,怕是祖坟冒青烟,有甚么不得了的地方,入了主公的眼了。

    思及此处,吕布瞬间警惕起来。

    这么说来,还不如同那郭奉孝修复修复关系的好……前几天不还读了那蔺相如的将相和的故事么?

    吕布盘算着自己的小心思,而他的猜想,的确半点不差。

    燕清起的,可不正是勾搭陈宫,好让对方心甘情愿地上自己那条贼船的心思?

    尽管身为陈宫的顶头上司,要下令征辟是极简单的事,燕清却想将好感度刷上去。

    ——曹操御人以智,刘备御人以义,孙权御人以情。

    燕清有着自知之明,单拼哪点,要跟这三位英雄比,他怕都大有不如。

    不过他也有独属于自己的捷径:凭着对历史人物性情的了解这一天大优势,进行对症下药,方是正道。

    曾经的曹操之所以能以阶下囚的身份打动陈宫,让他弃官跟从,就是靠的为民除害、报效国家的忠义。

    以燕清现今的履历战绩,无疑就有着不小加成了。

    燕清一早就摸准了陈宫性格,将话题朝有利的方向打开,也渐渐使陈宫放下拘谨,同他越谈越拢。

    而就在此时,没酒可喝的郭嘉,百无聊赖地熟视燕清片刻,忽然起身,笑吟吟道:“筵前岂能无乐?若主公不嫌,嘉略通音律,愿弹奏几曲,以助兴也。”

    燕清微愣,旋即笑道:“看来我可有耳福了。”

    就像孙权设宴犒劳三军时,凌统和甘宁可以自动请缨,下场舞剑一样,郭嘉这要求,也称不上有半分不妥。

    倒显出他风流潇洒,与武将同乐的豁达来。

    郭嘉兴致勃勃地应了,刚唤婢女取琴来,解完手的吕布大步迈入,恰巧就听了这么一句。

    于是想也不想,忙不迭地就提出:“布虽不才,愿在筵前使戟!”

    郭嘉嘴角抽抽:“……”

    能合拍么?

    燕清却是眼前一亮,面上仍做矜持,含笑允了,然后道:“有奉孝之巧,奉先之能,清亦有同乐之心,愿献丑一二,就做那奏瑟的罢。”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