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铅笔小说原创文学>书库>历史军事>大唐从大都督开始到皇帝> 正文卷 第410章寒门的天门,从此刻开启!

正文卷 第410章寒门的天门,从此刻开启!

  

第四百一十章寒门的天门,从此刻开启!!(6更,求订阅!求自订月票

李恪连续扔出了三首诗

三首出自诗仙李白的诗,就这样,仿佛雷霆一般,轰然炸裂在所有人的心中,隆隆不止

诗仙李白的地位何其之高,后人曾评价李白一一绣口一吐,便是半个盛唐

他一人,便为半个大唐

天下才气十分,李白一人独得五分

那还是最为繁盛时代,是诗词绽放,最为光彩夺目的时代,是诗仙诗圣接连出现的时代,是那些流传千古名诗不要钱般出现的时代

而在那时,李白都有这般的评价,更别说此时的文化,还未鼎盛的时候了。

李白若是生在这个时代,那便不是半个盛唐,而是整个盛唐了

所以李恪直接扔出三首李白最霸气,同样也是最让人热血沸腾的诗作,其震动,如何不大

特别是这三首诗,其实也是李恪故意为之的,是有着明确先后顺序的,三首诗,可以连成一个完整的故事,一个完整的人生”九八七”

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从年轻,到年老,从扶摇直上九万里,到身死道消之时。三首流传千古的名诗,三句流传千古的千古名句,它们联合在一起,就仿佛是发出了这个世界的最强音一般,振聋发聩,震耳欲聋。

让所有的人,全都惊住了。几个大儒,已经彻底傻眼了。

他们全身都在颤斗着,眼中的神色,充满了复杂。

他们是大儒,能够有这样的身份,世家的支持是一方面,他们自身的学识,也同样不低。

圣贤书,他们不知道看了多少遍。诗经,他们不知道翻了多少次。

所以他们都很清楚,李恪的这三首诗,到底是多么的优秀,到底是多么的振聋发聩啊

和李恪这三首诗相比,他们给李泰写的东西,那能叫诗吗?那简直就是垃圾,就是臭不可闻的垃圾!和李恪根本就没法比啊!而且压根就不能比

若是真的放在一起比较的话,那都是在侮辱李恪的这三首诗。这三首诗,说的他们都是热血沸腾,说的他们都是感慨颇多,说的他们都全身颤斗,灵魂都仿佛颤栗了起来一般。

传世佳作,绵延千古之佳作啊

他们知道,这三首诗,只要不失传,绝对足以流传千古,历经千年而不朽

就有如诗经一般

它们,有这样的生命力,有这样的资格

而自己,在今天,竟是亲自逼出了这样三首作品,郑伦等人都不知道自己该哭还是该笑了。

该笑的是,此生能见到这样的精彩绝伦的诗作,此生无憾!而该哭的则是.若是这些作品,真的流传千古,那么他们,就都将会作为陪衬,与这三首诗一起流传下去。

以后有人问及这三首诗做出时的情况,就会有他们的名字。只是,他们不是流传千古,而是耻辱万年啊

他们将会作为反派,作为反面教材,就这样,随着这些诗作,丟脸千万年。

古人重名,所以这对他们来说,简直就是比杀了他们,还要让他们痛苦万分

王昊面色惨白。

其他的大儒,也都全身发颤。

而那些世家的读书人,则是全都如堕冰窟,全都愣在了那里。他们就这样怔然的看着李恪,久久无声。

而那些寒门子弟们,则是一个个背脊全都站直了起来,他们看着李恪的双眼,充满了凛凛的精光。

他们知道,此刻的自己,新生了

他们不会再因为自己出身贫穷就自怨自艾。不会因为自己身份普通就自认低人一等

面对世事的艰辛,面对世家大族的压迫,他们要仰天大笑出门去,对此洒脱而不在意

面对那未来,他们亦要大鹏一日同风起,扶摇直上九万里!从今以后,他们,寒门子弟,有的只有那一-往无前的信念,从此彻底蜕变

殿下

忽然间,一个寒门子弟忽然大吼了一声,然后就见他忽然跪了下去。

其他的寒门学子见状,也都一个个跪了下去。一个,两个,十个,百个

转眼间,所有的寒门学子,就这样,向李恪跪了下去。给李恪磕了一个重重的响头。

殿下给我等新生,便是我等再生父母,我等此生愿以殿下为父为师,终生不忘!”

“此生愿以殿下为父为师,终生不忘!”

震天般的声音,就这样在皇家文会的现场,从寒门学子的口子,轰然响起。

震动世人

百官们,止不住的震动。

武媚娘,脸上充满了骄傲和自豪。

她真的很想向所有人大声的说道:“瞧!这,就是我武媚娘的相公!”

长孙皇后,则是脸色彻底白了,面无血色,眼中充满了震动和震惊之色。

至于杨妃,看着月光下的李恪,看着那所有跪在李恪面前的寒门学子,脸上满是慈爱和自豪的笑容。

这就是自己的儿子啊

而李世民则是眼中的光芒,都要穿透整个夜色了。

他对李恪,充满了震惊和震撼,但最后,都成为了满意。对李恪,李世民再也找不到一个不满意的理由了

皓月当空,李恪立于月光之下,所有寒门学子向他发自内心的跪拜,所有大儒-脸震撼和震这一幕,就这样镌刻到了所有人的脑海

他们知道,此生他们都无法忘记这一幕了。忘记几乎刻在了他们灵魂中的这一幕!“殿下

就在这时,只见大儒郑伦忽然战战兢兢的开了口,他脸上满是复杂的表情,就这样看着李恪,zui唇动了许久,才发出了声音。

李恪闻言,转身向郑伦看去,呵呵笑道:“不知大儒郑先生有何看法

郑伦深吸了一口气,说道:“不知那最后一首诗,是何名字?”李恪深深看了郑伦一眼,淡淡说道:“其名《临路歌》,不过,我更喜欢称其为《临终歌》!”

这首诗,是李白一生中,所做的最后一首诗!是李白的绝笔诗。

故此李恪,更喜欢《临终歌》的名字,因为这倾尽了李白一生的心血,是他最后的写照啊

“临终歌临终歌”

“临终之时,看破世事,竟敢与孔圣人相比.这是何等的壮哉啊!若是老夫临死之前,也有这般壮阔的心匈,此生又有呵憾?”

郑伦止不住的摇头叹息,他忽然抬起头看向了李恪,整个人在此时,就仿佛苍老了十岁一般,显得有些老态龙钟。

他说道:“殿下三首诗,首首精彩绝伦,此三首诗,足以流传千古,千年而不朽!”

“虽然老夫不想承认,但老夫的良心,老夫读的——辈子的书,却让老夫不得不说!”

他深吸了一口气,说道:“殿下之才,前所未有,前古未有!大唐才气若有十分,殿下一人,独占九分啊!”

“郑先生,你

郑伦一席话,瞬间掀起了巨大的波澜。

其他的世家大儒闻言,都不由得脸色——变。

李泰更是忍不住开口5.1。

而郑伦,却只是摇头说道:“我郑伦,虽自私自利,但有些话,却不能不说!好就是好,坏就是坏

他直接看向李恪,向李恪躬身一拜,说道:“殿下,之前的几十年,我错了!今后我将退出世家,从此隐居山林,不问世事,只希望临终之时,亦有鹏云之志!多谢你点醒我,请受我一拜!”

郑伦向李恪很是恭敬的行了一礼,旋即便见他直接转身,衣袖一甩,潇洒而去。

一边走,一边在大声吟诵着李恪最后的那首《临终歌》。

“大鹏飞兮振八裔,中天摧兮力不济。

馀风激兮万世,游扶桑兮挂石袂。

后人得之传此,仲尼亡兮谁为出涕。”

上一章目录+书签下一章